煙筒耐高溫乙烯基玻璃鱗片防腐膠泥
煙囪玻璃鱗片防腐施工方案
一、玻璃鱗片涂料施工
1、 環境條件:
(1) 在大風天禁止涂裝作業。
(2) 在潮濕表面上不得進行涂裝作業,待涂表面周圍溫度至少不能低于露點以上3℃,相對濕度一般不能大于85%。
(3) 在氣溫低于5℃時,鱗片涂料的固化速度明顯減慢,一般不進行噴涂作業。
2、 冬季施工措施:
(1) 為了保證冬季施工的鱗片涂料的固化性能,被襯設備、煙道外部應采用保溫材料整體包覆。
(2) 采用空氣加熱設備,通過空氣熱傳遞,使被襯基材表面升溫至10℃以上?;痣姀S也可以在設備內部采用蒸汽管道加熱。
(3) 濕度控制:設備內部的相對濕度一般不能大于80%。
(4) 為了防止涂料濺在皮膚上或眼睛內,施工時應穿工作服和護目鏡。
(5) 操作人員如有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不適感時,應立即到有新鮮空氣的場所休息。
二、鋼結構表面處理施工規范
1 表面處理
1.1表面處理前,設備應是已按圖紙要求制造、檢驗合格的,且應是把與吊裝、保冷或保溫等有關零部件預先焊上,防腐蝕處理后不能再對設備施焊。
1.2干法噴砂或噴丸用于表面處理,詳細施工要求如下:
1.2.1預處理
(1)需防腐蝕處理的表面焊縫上的焊瘤、焊渣、飛濺物均應打磨掉。
(2)結構轉角、表面凹凸不平及焊縫表面應打磨平整或圓滑過渡。
1.2.2噴砂(丸)除銹
(1) 噴砂(丸)除銹(包括質量檢查及涂刷*道底涂)應在8h內完成。
(2) 對于大型設備,無法在8h內完成時,可采用分段噴砂(丸)的辦法。即先 對一定面積進行噴砂(丸)除銹,經檢驗合格后涂刷*道底涂,待底涂固化后,再對剩余部分噴砂(丸)除銹,此時應對已涂底涂加以保護,并在其繼續噴砂 (丸)端至少應留出50mm的距離。使能交叉噴砂,從而保證噴砂(丸)的質量。余類推。噴砂(丸)檢驗合格表面在涂*道底涂前應用酒精或丙酮清洗。
(3)噴砂(丸)所達到的質量等級按照GB 8923-88《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》Sa2 1/2,要求完全除去金屬表面上的油脂、氧化皮、銹蝕產物等一切雜物,并清
三、玻璃鱗片(底涂、中涂膠泥、面涂)施工技術規范
1、底涂
1) 取預配好的適量底涂,再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攪拌3min以上,攪拌均勻后使用。用毛刷或輥刷涂1-2道,用量0.20kg/.平米左右。在經處理后的待襯表面涂刷*道底涂。
2) 在混凝土基礎施工時,若粘度略高或低溫施工環境中,為了增加涂層與基層的接合性,可適當添加5-10%的溶劑進行稀釋,溶劑以苯乙烯為宜。
2、鱗片中涂膠泥
1) 取適量鱗片膠泥預混料,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,攪拌均勻。一次攪拌控制在30 min內用完,且初凝時間應控制在40min左右。
2) 用抹刀單向均勻地將施工抹在涂好底涂的基礎上,每道施工厚度(初凝后)為1.0±0.2mm,用量為1. 5kg ~2.0kg/道.平米左右,每道涂抹的間隔時間為12h。
3) 通常情況下,施工2道即可,特殊情況下(如介質中含有固體磨料),施工厚度可增至三道。
4) 在施工過程中,施工面應保持潔凈,如有凸起物或施工滴料應打磨平整。
5) 2次涂抹的端部界面應避免對接,必須采取搭接方式。
6) 鱗片層的修補
a) 經檢驗發現針孔、雜物時,應用砂輪機將其打磨清除,對針孔或貫通襯層的缺陷應打磨至底表面,并成坡形過渡,坡面與基體的夾角用溶劑清洗并干燥后,應重新涂抹底涂和鱗片中涂施工。
b) 經檢驗發現有漏涂或局部襯層厚度不足等缺陷,應將該區域表面用溶劑清洗干凈,干燥后再次涂抹施工料達到規定厚度。
3、面涂
1) 應在完成底涂涂刷、鱗片中涂修補,涂刷面涂。
2) 取預配好的適量面涂料,并加入規定量的固化劑,攪拌均勻后涂刷,面涂涂刷1-2道,涂刷方向應相互垂直,兩道面涂的涂刷時間間隔12h。zui后一道面涂料中應含苯乙烯石蠟液。
四、設備基礎局部特殊結構施工規范
裝置局部復雜結構主要是指設備結構的應力集中區、形變敏感區及襯層承力區如設備陰陽角、設備接管、內支承架、內支承梁等。分布于各腐蝕區域的此類結構,除承受各區域腐蝕環境作用外,還將承受外加應力的聯合作用,因此其襯里結構亦應增加補強措施。
1、 設備陰陽角區襯里結構
在設備的陰陽角區(即尖角部位),襯里因固化成型中產生的收縮應力或設 備運行中的環境熱應力作用影響,極易在尖角部位形成應力集中導致襯層開裂。因此在完成該區域規定襯里結構施工后,在設備陰陽角區應增加一或兩層粗纖氈補強 層,以防止尖角應力開裂。補強范圍為沿尖角各向300mm寬。
五、鱗片施工質量的自測
1、 檢驗
(1) 在鱗片涂料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后,均應經過檢驗(中間檢驗),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。不合格的部分必須返修,并再次檢驗。
(2) 全部防腐蝕施工完成后,應經過zui終檢驗,合格后才能驗收。不合格時也應返修及重新檢驗。
(3) 檢驗工作應施工單位負責進行,如實的作好記錄,必要時承包商和業主可以參加檢驗。
2、 中間檢驗
(1) 表面處理的檢驗:采用目測法,質量應達到本文件第二大項中的要求規定;
(2) 涂料涂刷后的檢驗:采用目測法,質量要求是不得漏涂,涂層應均勻,無嚴重流掛、氣泡、針眼、微裂紋、雜物等缺陷,也不允許存在泛白或固化不完全情況。
(3) 抹膩子后的檢查,采用目測法,抹膩子后的防腐表面應平整或成圓滑過渡。
3、zui終檢驗驗收
鱗片涂層zui終檢測項目主要有外觀缺陷、硬度、回粘測試、厚度檢測、錘擊檢查等,具體方法如下:
(1) 外觀缺陷檢查:采用目測法(必要時可采用放大鏡),涂層應均勻,無嚴重流掛、氣泡、針眼、微裂紋、雜物等缺陷,也不允許存在泛白或固化不完全。
(2) 硬度:采用巴柯爾硬度指標,表面硬度至少大于35。
(3) 回粘測試:用丙酮浸濕干凈的布,反復擦拭涂層的表面,看表面是否因溶劑的侵蝕而發粘,此方法可以有效的了解涂層的固化程度。
(4) 厚度的測試:利用測厚儀,每平方米不少于1個點,總平均厚度應該達到設計要求。
(5) 錘擊檢查:用木錘輕擊涂層表面,任意取點測試,不應有不正常聲音
4、養護
一般情況下,施工完畢后養護1周即可,但若環境較差,如溫度低于5℃或濕度大于85%,則應酌情延長。
詳細說明
施工方法
為保證涂裝質量,請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和產品對應的涂裝規范。
1、基體處理
涂裝作業前,應去除基體表面的油污、殘銹、氧化皮等。
推薦使用具有中度堿性的水性清洗劑清除油污,然后用清水沖凈。
所有待涂鋼材表面必須達到Sa2.5級要求。局部修補涂層時,鋼材表面必須打磨到St3級。表面粗糙度要求控制在25~40μm范圍內。
2、混合
配比:主劑∶固化劑=9∶1(重量比)
混合時,應在不斷攪拌液體組分的情況下,緩緩倒入固體組分。否則,容易結塊,我們強烈推薦使混合后,將混合好的涂料用40目篩網過濾,并倒入另一只容器中。要求持續不斷地緩緩地攪拌,以使涂料始終處于懸浮狀態中。
混合后的涂料有效期8小時,請根據施工進度安排使用。
3、環境條件
噴涂作業應在基體處理后盡快進行,一般不應超過8小時?;w表面溫度和環境溫度一般不低于10℃,表面溫度至少應高于露點3℃以上,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85%。
4、涂裝
本涂料可以使用刷涂、無氣噴涂和空氣輔助噴涂方法施工。
*遍涂層要薄涂,起過渡作用,目的使涂層與基體附著力更好。
建議涂2-3遍。待每遍涂層表干后,進行下一道涂裝,表干時間2-4小時,實干24小時以上。
5、稀釋
宜采用,二甲苯:正丁醇:乙酸乙酯=5:3:2;或二甲苯:正丁醇=7:3作為本涂料的稀釋劑。
6、有效期
本產品自包裝之日起,有效期4個月。
超強的附著力:涂層與基體結合力極強,因為涂料組成物中含有的羥基(-OH),與金屬基體提供的正離子能形成化學鍵結合,在涂料中的偶聯劑幫助下,甚至實現共價鏈的結合。在空間網狀結構維系下,涂料組合物中含有的金屬、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和稀土氧化物超微粉體,幫助涂層形成一個致密的界面過渡層,使其綜合熱力學性質與基體相匹配。